服务社会 用数学计算出发展“最优解”

时间:2025-02-24 16:07:50

  过去一年来,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杨新民的履职工作始终围绕着两份重点提案展开。

  一份是于2023年提交的“关于支持重庆打造国家西部科普中心的建议”的提案,另一份则是他于2024年提交的关于“加强应急车道高效利用,缓解高速公路拥堵难题”的提案。

  对杨新民而言,提案提交后,履职的重点才真正开始。从推动西部科普中心方案制定,到用数据算法优化人才政策,他始终秉持“用数学服务社会”信念,推动提案中的设想一步步落地,为解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难题寻求“最优解”。

  几年前,杨新民注意到一个问题:重庆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虽居西部第一,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起高素质创新大军,也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杨新民意识到,加强全市性科普工作迫在眉睫。

  所以,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支持重庆打造国家西部科普中心的建议”这一提案后,杨新民一头扎进科普工作之中。

  “数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杨新民一次次站上中小学校的讲台,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展示数学这门学科在AI与大数据应用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让数学从一个个枯燥艰涩的公式中“走”出来,具象为启迪孩子智慧的星光。

  受访过程中,杨新民带着记者去看了一个一米高的铁盒——其外观和普通配电箱一样,并无特别之处,“别小看它,这东西简单地说就等于一个‘控制器’,是我们解决高速路堵车的‘法宝’”。

  通常情况下,高速路上的应急车道是为满足紧急救援等特殊需要而预留的通道,即使导航地图上的车流“红得刺眼”,应急车道上也不能行车。

  “但从经济学上看,资源闲置是最不‘优化’的解决方法。”杨新民说,调研发现,近年来多地开始探索借用应急车道缓堵保畅措施,效果非常明显,“基本能实现通行效率提升10%以上。”

  “信息时代,我们该用更智能的方式来解决这一个问题。”为此,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交了“关于加强应急车道高效利用,缓解高速公路拥堵难题”这一提案,得到交通运输部的肯定和积极回应。

  目前,杨新民正与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应急车道智慧管理系统,已进入实地试点阶段。

  重庆国家数学应用中心一楼办公室里,记录着杨新民团队在更多领域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合作,开展“针对肾脏病和新生儿疾病的知识图谱构建”“机器学习方法在儿童慢病防控中的应用”等项目研究;开发交通预测模型,让红绿灯等道路信号灯能根据交通流量智能变化……

  今年全国两会,杨新民将聚焦“如何优化重庆乃至西部的高品质人才政策”这一主题,提交自己的提案。

  为此,杨新民研究了多地的人才教育培训情况和人才政策情况,提炼出数条提升西部人才“引力”的建议,如制定有差异化的专项人才计划、吸引高品质人才入渝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13560095873 发送短信